睡得好不好怎么判斷

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理需求,人類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過。睡眠可以促進大腦發育,鞏固記憶,恢復體力,增強免疫力,避免衰老的過早發生。良好的睡眠是人體機能的“加油站”。若長期睡不好覺,我們就會產生一系列的軀體癥狀和精神疾患。

良好睡眠的三個評價標準:一是入睡順利,10至15分鐘進入夢鄉;二是整個睡眠過程完整,不在中途醒來;三是睡醒后感覺舒適、神清氣爽。然而有調查顯示,15%至35%的成人覺得自己的睡眠“很糟糕”。


【資料圖】

“睡眠質量下降”是人們最常見的主訴和抱怨,臨床上稱為睡眠障礙。

睡眠障礙的主要表現

1.入睡難

早早上了床卻睡不著,輾轉反側,往往后半夜仍在折騰,直至天亮才有困意。

2.時間短

睡眠時間短,睡得快,醒得早,之后就再也睡不著了。

3.睡眠淺

時睡時醒,似睡非睡,睡得不踏實,不解乏。

4.晨昏顛倒

白天睡覺,晚上成了“夜貓子”。

無論是上述哪種情況,但大家共同的感受都是“沒睡好,不解乏”。

誰動了你的睡眠

睡眠問題的病因比較復雜,有時是獨立病因,有時是多種病因混雜。

1.疾病原因

當身患某些疾病時,如腫瘤、痛風、三叉神經痛等,睡眠自然會受到影響。

2.心理問題

在所有失眠中,壓力性失眠占了“半壁江山”。激烈的職場競爭、緊張的人際關系、不如意的生活現狀,均會令人寢食難安。

3.精神因素

70%至80%的精神障礙患者會伴有失眠。

4.服用藥物

某些抗生素、抗病毒藥物、抗結核藥、抗凝藥、降脂藥、干擾素等,都會影響睡眠質量。

5.其他因素

隨著年齡增長,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睡眠問題,這與內分泌失調、褪黑素分泌下降等有關。統計顯示,女性失眠者是同年齡男性的1.4倍,雌激素水平、月經周期與其相關。

想睡個好覺需要一些改變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節律,找準自己的生物鐘,才能獲得高質量睡眠。到底應該幾點睡覺也沒有統一標準,不過傳統中醫認為,子、午兩個時辰(分別為晚上11時到次日凌晨1時,上午11時到下午1時)是每天溫差變化最大的時間,這一段時間需要適當休息才有利于健康。

找對了睡眠的時間,還要選擇適宜的睡眠環境。環境對睡眠的影響也不容小覷。臥室最好掛遮光的厚窗簾;盡量不要在臥室中放置家用電器,如電視、冰箱、電腦等;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邊。同時要注意,上床后不要再看手機、聽廣播、看報紙,以免影響入睡。

以下幾個克服睡眠障礙的方法,大家也可以試一試。

1.熱水沐浴

睡前沐浴可以放松身體,促進入睡。在洗澡水里滴入精油,也有安神之效。

2.按摩足底

睡前按摩足底也可助眠,建議用拇指按壓腳底中央的涌泉穴,以促進氣血流通,健腦助眠。

3.喝杯牛奶

如果心緒不寧或焦躁難眠,可以在睡前喝一杯熱牛奶,對安撫情緒有一定幫助。

4.使用藥枕

枕頭是否舒適直接影響睡眠質量。有睡眠障礙的人,可考慮選擇藥枕。將粗茶葉和陳茶浸泡晾干后,直接放在枕套中,加入適量的茉莉干花,對緩解失眠有幫助。

5.按時起床

即便沒有睡好,早上還是要按時起床,最好不要賴床,白天也不要補覺,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,形成惡性循環。

如果睡眠長時間難以改善,患者應盡早到??凭驮\,尋求醫生的幫助。(作者系哈爾濱市第一??漆t院睡眠醫學科主任徐佳,專業內容由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、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楊艷杰審核)

(來源:健康中國 編輯:余俊逸)

關鍵詞: